尊敬的各位委员、政协各专委、各界别:
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征集工作已经开始,请各位委员、县政协各专委和各界别充分运用提案履行职责,建言献策。现就大会提案征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撰写提案要求
1.围绕中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撰写提案。
2.言之有据。撰写提案要做到“三有”(有情况、有分析、有具体建议)、“三性”(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通过深入基层倾听民声,从调研中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使所提提案言之有据。所提问题和建议切实来自基层,接地气,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符合我县实际,避免闭门造车。
3.内容要实。主题、案由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精炼准确。切忌“即兴之作”、道听途说,少讲空话、避免长话,对调研的内容要充分论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意见和建议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好,使提案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只代表个人、个别企业和团体的利益。
4.建议可行。提案建议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要依法合规,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要简洁明了、具体可行,出实招、献实策,使提案承办单位明确具体办理事项,便于操作落实。鼓励多提交具有现实性、客观性,政府能够解决的提案。对一时不具备条件难以解决的提案,建议少提。
5.格式规范。做到一事一案、案由明确、表述清楚、文字精炼,切忌一案多事、主题不明。委员个人、联名提案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集体提案控制在2000字以内。提案题目统一为“关于……的建议”。
6.鼓励多提交集体提案。充分发挥工商联、人民团体、县政协各专委以及各界别的集体智慧。
7.强化提案质量。鼓励提交经过认真调研得来的精品提案,避免随意而为。禁止提交在网上下载、拼接、抄袭的提案,杜绝一句话提案。委员个人提交提案的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5件。
8.注重提案选题。县政协提案委员会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中挖掘选题,向各相关部门征集选题,从委员信息以及媒体信息中搜集选题线索,择要编辑了一些提案选题参考题目,供大家参考,各位委员和各专委、各界别也可以自行选题。
二、提交提案说明
1.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在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即可提交。
2.全体会议期间,请委员关注《会议指南》中的提案提交截止时限,及时提交,以免错过提案提交时间。确因本人不能熟练操作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撰写提交提案的,可与小组秘书或其他委员联系寻求帮助。
3.本次会议不提供提案纸,原则上要求提案者提供电子版,各专委会、界别负责提案催交。提交电子版提案要格式规范、联系方式清楚。
提案可通过以下方式提交:①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提案委邮箱:qjxzxtaw@163.com,联系人:马良18815599621(微信同号);②通过全椒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平台app提交。
附件: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选题参考目录
2025年11月14日
附件
县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选题参考目录
一、经济建设方面
1.关于推动 “椒乡徽印” 区域公用品牌市场化运营,提升全椒农产品附加值的建议
2.关于加强农业招商引资精准度,重点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建议
3.关于推动农业与研学旅游融合,依托椒岭风景线打造乡村研学基地的建议
4.关于加快数字农业工厂建设,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的建议
5.关于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辐射作用,推广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的建议
6.关于加强种源 “卡脖子” 技术攻关,培育适宜全椒地域的优良品种的建议
7.关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覆盖,提升粮食生产农机装备水平的建议
8.关于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建议
9.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三资” 信息化监管,提升集体资产管理效能的建议
10.关于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功能,提升集体资产交易效率的建议
11.关于完善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护机制,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的建议
12.关于打造“一镇一品”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13.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建议
14.关于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强化消费引流扩源的建议
15.关于加快构建特色突出、动能转换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议
16.关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17.关于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建议
18.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19.关于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关于推动全椒县经济开发区提质增效,提升产业集聚能力的建议
21.关于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的建议
22.关于全方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建议
23.关于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建议
24.关于推动“数字全椒”建设,赋能本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建议
25.关于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建议
26.关于加快发展绿色生产的建议
27.关于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体系,提升县域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28.关于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29.关于推动碧根果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两山”转化全椒样板的建议
30.关于壮大全椒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31.关于大力培育林下经济的建议
32.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的建议
33.关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34.关于借力“大江北”战略 打造长三角智能家居产业协同示范区的建议
35.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安全应急产业集群
36.关于激活全椒县消费新动能的建议
37.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建议
38.关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39.关于以精准服务与机制创新 助推民营经济新发展的建议
40.关于推动县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建议
41.关于以“法治护航”与“信用赋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议
42.关于推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长三角区域互认推广的建议
43.关于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建议
44.关于创新“双招双引”打法 加速项目落地见效的建议
45.关于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的建议
46.关于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47.关于强化金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8.关于资本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49.关于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50.关于抢抓战略机遇期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51.关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52.关于发展全产业链银发经济 赋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53.关于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居民增收的建议
54.关于加强等高对接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55.关于以“分布式能源+储能”模式统筹县域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建议
56.关于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57.关于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亟待加强的建议
58.关于推动我县产业基金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建议
59.关于尽快推进我县城乡全民换电项目建设的建议
60.关于规划建设全椒“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建议
61.关于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全周期培育机制的建议
62.关于设立全椒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建议
63.关于做强“全椒龙虾”“管坝牛肉”等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智慧农业、定制农业的建议
二、政治建设方面
64.关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成效的建议
65.关于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建议
66.关于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引凤”工程,提升我县引才留才能力的建议
67.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县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的若干建议
68.关于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能的建议
69.关于推动全椒基层治理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70.关于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建议
71.关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建议
72.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等好做法,加强乡村治理,完善社区治理的建议
73.关于数字赋能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74.关于以文化润教助推宗教中国化的建议
三、文化建设方面
75.关于坚持文化惠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议
76.关于全椒大剧院建成后运营模式的建议
77.关于系统推进全椒本土地方文献保护与数字化开发的建议
78.关于把“南屏登高,笔峰祈愿”等活动纳入“走太平”传统民俗活动内容的建议
79.关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建议
80.关于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建议
81.关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建议
82.关于推动闲置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的建议
83.关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84.关于支持全椒唱响“儒林牌”,建设江淮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建议
85.关于大力发展乡镇文旅产业的建议
86.关于保护传承全椒特色美食文化的建议
87.关于完善“赛事+文旅+商业”融合机制,打造特色消费场景的建议
88.关于深入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建议
89.关于推动太平古城与全域旅游资源联动的建议
90.关于深度挖掘“儒林文化”与《儒林外史》IP,打造全椒独特城市文化名片的建议
四、社会建设方面
91.关于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与田间生产精准对接的建议
92.关于加快省级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建议
93.关于推进粮食烘干中心提质增效,保障粮食产后安全的建议
94.关于升级改造农村仓储物流设施,构建县镇村三级配送网络的建议
95.关于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交易,保障集体和农户合法权益的建议
96.关于设立县级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加强乡镇农经队伍建设的建议
97.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议
98.关于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壮大 “新农人” 创业队伍的建议
99.关于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以工代赈范围促进劳动力本地就业的建议
100.关于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优化乡村创业就业服务的建议
101.关于完善农业保险,防范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农民利益的建议
102.关于进一步规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
103.关于持续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的建议
104.关于加强交通治理,改善交通环境的建议
105.关于持续推动城乡客运服务水平提升的建议
106.关于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07.关于布局建设现代化物流枢纽,发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的建议
108.关于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建议
109.关于规范粮食定价、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110.关于加强和规范校园餐饮管理的建议
111.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112.关于用“边角料”为老旧小区添“免费小停车场”的建议
113.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安全的建议
114.关于助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增进民生福祉的建议
115.关于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议
116.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管的建议
117.关于健全教育领域“小微权力”监督机制的建议
118.关于规范我县中小学财务人员配备,筑牢教育经费安全防线的建议
119.关于无陪有护,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受累”困境的建议
120.关于优化城市停车资源,减少道路拥堵杂乱的建议
121.关于打造教育金名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建议
122.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的建议
123.关于提升社区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社区的建议
124.关于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级的建议
125.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建议
126.关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议
127.关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建议
128.关于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和危房改造的建议
129.关于推进县域水网优化工程,提升水资源统筹与防灾能力的建议
130.关于提升县域高中办学质量与成效的建议
131.关于落实我县生育支持措施的建议
132.关于有效缓解全椒县慢性病门诊“排队时间长”问题的建
133.关于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城市现代化的建议
134.关于加强全椒县非机动车规范行驶的建议
135.关于充分发挥医保资金“救命钱”作用的建议
136.关于构建有意义的志愿者积分奖励体系的建议
137.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县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建设的建议
138.关于强化产教融合实效,助力全椒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139.关于优化县域内国省干线公路网,全面融入“长三角一小时通勤圈”的建议
140.关于系统规划建设全椒至大墅、古河等地的快速通道的建议
141.关于用好“五老”的建议
142.关于系统推进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议
143.关于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的建议
144.关于建设“智慧交通ai劝导平台”的建议
145.关于规划建设城市书房、社区文化客厅,构建“书香全椒”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146. 关于构建“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发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的建议
147.关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的建议
148.关于完善我县门慢患者用药需求的建议
149.关于引进民族医药提升基层健康服务的建议
150.关于加强全椒县无物业小区管理的建议
151.关于做牢做实全椒县防艾工作的建议
152.关于在全椒县增设太阳能路灯的建议
153.关于改善全椒城内襄河景观带的建议
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154.关于提高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155.关于统筹发展与治污减排关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建议
156.关于统筹推进古襄河水生态修复的建议
157.关于深化长江(全椒段)生态保护修复,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建议
158.关于探索林业碳汇开发的建议
159.关于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建议
c60a23ce342d0980eb3f9f2f9fdd5b55.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