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情民意·第1期)关于我县服装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日期:2025-01-27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29

1

(总第21期)

全椒县政协办公室                      2025123

 

关于我县服装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我县服装毛绒玩具产业发展历程和基本现状

全椒服装毛绒玩具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曾是全椒支柱产业之一。当年富爵衬衫风靡一时、远销海外,成为送礼名品,1997年前后,企业员工达1000多人,年销售100多万件衬衫,年产值上亿元,年纳税800万元,是安徽省响当当的乡镇明星企业。全椒玩具总厂作为当时县内毛绒玩具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实力强劲的设计队伍和自营出口权,1998年高峰时,在职职工达2000多人,年产值达8000 万元,生产的毛绒玩具全部出口,贸易做到几大洲,风光一时,年可换汇近1000万美元,年纳税200多万元;当时在全国排名位居18位,是安徽省毛绒玩具行业领军企业,是全国毛绒玩具协会唯一一家安徽企业会员单位。2001年富爵衬衫厂改制,2007年全椒玩具总厂改制。改制后,市场上涌现出几十多家小服装企业和小玩具企业。后经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分布相对集中、数量庞大的从业企业和产业工人队伍格局。

目前,我县服装毛绒玩具企业(以下简称服装玩具企业)主要集中于襄河镇和古河镇。襄河镇辖区内现有服装玩具企业188家(均为本地注册),其中:服装规上企业8家、玩具规上企业6 家,另服装玩具加工点356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服装玩具行业的约有4万多人,年产值经估算不低于5亿元。古河镇辖区内现有服装玩具企业28家(规上企业3家,2023年为2家),其中:本地注册企业22家、服装玩具加工点6家,直接或间接从事服装玩具的人数约有2000余人,年产值在1亿元左右。

据统计,2023年县内8家规上服装企业和8家规上玩具企业(占地约249亩),当年实现产值4.5亿元,净入库税收2816万元,年出口659万美元,年耗电385万度,行业亩均年税收达11万元。服装玩具企业不仅能耗低、税收贡献度高,用工需求大,就业形式灵活,对吸纳零散劳力和弱体力劳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改制后,我县服装玩具行业的龙头企业先后倒闭关门,人才和技术大量外流、市场失守。近二十年来,行业整体处于低水平运作,始终未能产生行业领军企业,呈现散、乱、小的格局,且税收流失严重。

1. 缺乏产业规划和行业管理。我县服装玩具原行业主管部门——全椒二轻局在机构改革后并入县工信局,工信部门主要关注规模以上企业,服装玩具产业因规模小无人过问,企业自生自灭,整体产业的资产、负债、产值、税收、从业人员、技术人才等基本状况不明,全产业基本处于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寻出路的境况,企业缺乏政府层面的规划引领和帮扶指导。虽有行业协会,但企业各自为政,难以整合集聚资源,很难直接拿到优质订单,行业整体基本靠接二手单代加工生存,企业间低价抢单、高价抢工现象时有发生,行业整体在低水平运作。

2. 产业规模小、附加值低。2023年全县216家服装玩具企业中仅有16家规上企业,占7.6%,其中:产值最高的服装企业——四达丝绸,年产值约为8000万元,其他6家服装企业产值都在3000万元以下;而产值最高的玩具企业——椒陵工艺品年产值约为4000万元,其他7家产值都在3000万元以下,行业规上企业规模偏小,没有自有品牌,缺少核心技术,没有龙头企业。

3. 行业安全隐患较大。全县服装玩具企业和加工点达560多个,数量庞大,全部靠两个镇来监管,难度极大;多数企业生产场地没有合格的消防设施,除规上服装玩具企业外,多数小服装玩具企业和加工点散落于居民区,多为闲置民房和地下车库,不同程度存在电线私拉乱接、疏散通道被占用、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不足等问题,安全隐患很大。

4. 产值税收流失严重。经不完全统计,县内现有的服装玩具类企业的加工点约有50%左右是为南京、天长、扬州等地企业代工,注册地、开票地均不在全椒,按现有从业人员一半的量2万人做代加工,人均年工资2.5万元、年贡献利润0.5万元来计算,全县年代加工费应有6亿元以上,以行业综合税率3%来测算,仅劳务方面的税收流失至少有1800万元;若是全部在本地开票,按劳务成本占产品的30%(通常是20%-30%)的比重来计算,代加工的全部产品销售额至少是20亿元,应纳税额6000万元,税收流失问题突出。另外,由于底数不清,当下相关产值税收等数据很难统计全面,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数据的真实反映。

三、意见和建议

服装玩具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点多面广、吸纳就业多、资源和市场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另外,全椒发展服装毛绒玩具产业还有两个方面的独特人才优势:一是因我县服装玩具起步早、历史久,熟练人手多,从业基础好;二是全国各地毛绒玩具开版师等相关产业技术人员有20%以上为全椒籍人士,在业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为此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精准政策设计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制定全椒县服装玩具产业振兴五年规划,确定“品牌重塑、集群再造、数智赋能”三大战略方向。由工信局指导,成立县轻工业协会或联合会,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行业统计管理,收集、分析、研究和发布行业信息,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培育专业市场、维护公平竞争。以襄河镇、古河镇为核心,积极盘活全柴二分厂等县内闲置土地资源,着力打造现代服装毛绒玩具产业集聚区,重点布局研发设计、品牌孵化、跨境贸易。支持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提升企业原创设计能力,强化行业智能化改造,对于引进自动裁剪、新型充棉、数码印花等智能设备的工厂企业给予一定奖补。

(二)重视龙头培育,推动行业整合。加大对现有椒陵工艺品、四达丝绸、天赋工艺品、全盛工艺品、建业服饰、健灵服饰等规上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统筹政策资源予以重点扶持,力争新增一批亿元以上企业主力军。推动行业内兼并,积极组建产业集团,在城内或城郊结合部、校园周边寻找合适地点,集中建设大型厂房,打造服装玩具产业园,配套建设技能培训中心、直播交易点、设计工作室等。实施“富爵”复兴计划,可由城投收购原富爵品牌,联合县内具有一定实力的服装企业组建合资公司(生产线),生产政务商务衬衫礼盒,主攻礼品市场。由县商务局牵头对接迪士尼、方特、叠纸等头部企业,积极争取区域总代工资格,统筹县内规上企业和小微代工点产能,积极承接扬州等地企业外溢订单,制定行业代工指导价,避免恶性竞价和不良竞争。加强与热门文创IP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孵化原创毛绒玩具IP,打造“设计师联盟”,采取“基础工资+版权分成”模式,鼓励成立联合工作室,开发吴敬梓、太平古城等具有全椒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创IP系列产品,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做好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根基。重视人才培养招引,支持职业技术学校设置服装玩具产业相关专业以及和企业合作的“订单班”,培养本土专业人才;对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供应链运营管理、海外媒体投放等专业人才予以政策倾斜,鼓励美术、设计类专业人士在全开设工作室或创办企业,对返乡创业的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和经验丰富的开版师等专业人才给予一定补贴。为企业“出海”提供全力支持,组织本地玩具企业代表团参加广交会、香港玩具展、玩博会等展会以及IP对接会、推介会、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等活动,支持举办服装与毛绒玩具等创意设计大赛,帮助抢订单、拓市场、促外贸。开发“全椒有礼”公用文创品牌,开辟太平古城毛绒玩具主题街区,打造智能定制体验中心,推出个人定制、半成品DIY等体验项目,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与品牌忠诚度,扩大区域产业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强化行业整顿,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摸底分类管理,依据行业规范,从安全生产要求出发,通过成立工作专班,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属地乡镇配合,依职责对县域内所有服装玩具企业摸底登记,实施分类管理。开展消防集中整治,对于居民区和沿街商铺等小微集中代工点,要求加装智能烟感、电弧监测和消防设备,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代工点实行安全生产白名单动态管理,对经整改能够达到安全生产基本要求的开具清单限期整改,对于无法进行整改的,予以关停。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代工点做成一张网,按社区、村居,落实到各个网格,压实各网格监管责任,开展清单化动态巡查,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确保零事故发生。

信息来源:襄河镇